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鲁迅的写作背景他的朋友和他一生中的重大事情的资料(鲁迅先生的背景资料)

鲁迅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事迹(尽量短一点,抄在作业本上)?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

呐喊创作的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呐喊》是鲁迅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结集、《呐喊》中共收小说 14篇,作于1918–1922年间,本世纪最初25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是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时代的一切命题都归结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以及最终结束封建势力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统治地位。因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了时代的中心问题,也是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

鲁迅的写作背景及大概内容

1、写作背景:从文化背景看,《野草》是一部充满着象征主义的散文诗集,象征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文艺流派运动是从19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莫瑞阿斯在《费加罗报》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20年代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范围的现代派文艺运动;从时代背景看,《野草》创作于军阀混战,五四新运动兴起的时期;从写作过程看,《新青年》团队的解散使得鲁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

2、大概内容:《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鲁迅范爱农的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写作《范爱农》是在1926年,当时他正在厦门大学教书,但他在那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于是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同时对童年和昔日挚友产生了深深的怀念。此文章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鲁迅雪的写作背景

《雪》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月,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正是春暖花开,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冬之中。鲁迅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面对黑暗的现实与冷酷的季节,鲁迅将自己的心境写入文中,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精神,去寻求“革命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于16日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3月16、17日,在北京的国共两党开会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按预定路线,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广场请愿。段祺瑞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鲁迅夜颂的写作背景

《夜颂》一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作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日《申报·自由谈》,署名“游光”,后收入《准风月谈》。

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用“游光”这个笔名写的,首用于杂文《夜颂》。许广平说:“在《准风月谈》里用‘游光’笔名所写的文章多半是关于夜的东西。如《夜颂》、《谈蝙蝠》、《秋夜纪游》、《文床秋梦》”。“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

鲁迅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10篇散文);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回忆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

社会背景: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鲁迅为了唤醒民众精神的觉醒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由此被中国人民誉为“民族魂”。

文章背景: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敬爱与敬仰之情。


返回顶部